證得清淨的自性,禪宗講「明心見性」。明心本淨,明白自己心的實相,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;見性本空,親見自己的自性,知道它與佛性無二,裡面是空性,空性而具證見,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。佛的境界就是祂一切遍知,「慈悲心」修出來,有很多事就知道不該做,就堅持不做,君子有所為,有所不為。當慈悲心顯發,再發菩提心,「菩提心」是為利眾生願成佛。

 

內容摘要
▶ 什麼是明心見性開悟
▶ 明心見性成佛意思

▶ 如何明心見性開悟

 

什麼是明心見性開悟?明心見性成佛意思

 


什麼是明心見性開悟
 

明心見性開悟 即大乘佛法的「大開圓解」
 

證得清淨的自性,禪宗講「明心見性」。

 

「明心」如何?明心本淨,明白自己心的實相,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。

「見性」如何?見性本空,親見自己的自性,知道它與佛性無二,裡面是空性,空性而具證見,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。

 

所以,不管修什麼法門,著重在慈善、禪修、苦行、繞塔經行、誦經......著重哪一個法門去修,都不要忘了最後要「禪修」。

反觀自照自己的自性,要能夠達到明心見性。

 

 

什麼是明心見性開悟?明心見性成佛意思


明心見性成佛意思


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 (師父),他講我都還聽不懂。

他說他三十二歲「見性」。在禪宗講「明心見性」,他跟我講這話的時候快六十了。

 

他說:「你知道甚麼是佛的境界嗎?」我說:「我不知道。」

他說:「佛的境界就是祂一切遍知,眾生的六道輪迴,一切的苦難,一切的罪業,祂只有一念心:『這些都是我的責任,我都要處理,我都扛起來。』

 

「慈悲心」修出來,有很多事就知道不該做,就堅持不做;不該講,就不講;想都不敢想,都不想。君子有所為,有所不為。

當慈悲心顯發,再發菩提心。「菩提心」是為利眾生願成佛。

 

什麼是明心見性開悟?明心見性成佛意思


如何明心見性開悟

若想修到明心見性要自己下功夫,不是靠外來加持或上師賜予 。


修行千萬不要自我感覺良好,行小善、積小德就自以為滿,認為今生往生淨土必定有望。應當於生前把「心」修成淨土,才是最佳保障。

 

 

何謂「煩惱即菩提」?


人的「心」有兩個,在內的是清淨自性「菩提心」;在外的是「意識心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煩惱」。


意識心會隨緣境起伏,起心動念、發用五毒,我們要學習觀照自心,不讓「煩惱」與「境」相應,而是要跟內在的菩提心一體相同、常保清淨慈悲,此為煩惱即菩提。

 

 

明心見性開悟離不開圓滿福慧
 

人人都是未來佛,自心本淨、本性自空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朵含苞待放、清淨無染的蓮花,具足慈悲與智慧的圓滿,尚待功德之水灌溉滋養、累積具足資糧。

常年護持道場,常年弘揚佛法,常年延續慧命,常年累積資糧,迅速圓滿福慧。觀音山 善用您的每一份護持,十方來、十方去,共成十方事。竭誠邀請您共同發心參與,為生命留下美麗的史詩,創建人間佛淨土。

 

 

常年護持 觀音山 道場

https://www.fazang.org/support/index.php?ID=i

 


🐾 以上資訊來自:
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
觀音山 法藏吉祥洲-好文分享 

觀音山法藏YouTube
Be free to use with remarks for developing Buddhism. Amitabha.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 Drop of Light 的頭像
    A Drop of Light

    一滴陽光

    A Drop of Li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